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一触即发|成都足协生存法则:依托社会 开拓市场 服务城市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11    次浏览

新华社成都7月25日体育专电题:依托社会开拓市场服务城市——透视成都市足球协会的生存法则新华社记者2016年进入下半年,地方足协与体育局脱钩进入倒计时,社会上关于地方足协的生存问题有不少担心和议论。记者近日走访成都市足球协会并采访了成都市足协主席辜建明。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地方足协之一,成都足协的做法或许可以给各地方足协去行政化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送出去请进来”逐渐开花结果对于今年25岁的王楚来说,2016年6月16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他正式加盟葡甲“升班马”科瓦彼达迪俱乐部。得益于成都足协与法国梅斯足球俱乐部的合作项目,王楚2004年就作为首批留法球员开始了自己的欧洲之旅。自那时起,成都足协先后输送了160余人次到国外进行培训,另外也派出教练员、校长及管理人员200余人次受训。曾于2015年末赴法培训的成都金兴北路小学足球教师何耀彤坦言,当时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如何组织6至13岁年龄段的孩子训练,非常有针对性。比如有一种训练孩子头脑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的方法,“我们光看都有点晕,但他们11岁的孩子却能很好地完成。”谈到当初为何选择法国的俱乐部,辜建明表示,曾有人把世界杯上的球员来源做了个统计,结果发现法国在输送球员方面所占比例最大。即使是在欧洲来说,法国的青训水平也被认为是位居前列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把青少年和基层教练送出去培训的同时,国外的青训教头也被请到成都来进行足球指导。今年5月,曾担任葡萄牙里斯本竞技俱乐部多支青少年梯队教练的蒂亚戈来到成都,开始以成都市足协青训总监的身份开展工作。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两翼齐飞”除了“送出去请进来”,“棠外模式”也是成都足协坚持进行了10余年的工作。2005年9月,成都足协与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棠外”)达成协议,初中适龄队员全部以普通学生的身份进入该校,每天课余时间组织训练。初三后对球员进行分流,一些继续专业道路,另外一些则进入棠外高中部,走文化加特长并行发展的道路。“并不是每个球员都能够有机会进入职业队,我们要求所有队员都像普通学生一样进行文化课学习,就是希望有一天有些人不踢球了依旧可以选择继续上学,而不会被训练耽误了学业。”辜建明说。6月末U15国少队公布了最新的集训名单,30名队员中来自棠外的就有4人,运行十余年的成都足协“棠外模式”已逐渐成型,正持续不断地输送着优秀球员。而对于那些不走专业道路的球员来说,国内有十多所有合作关系的高等院校都想从这里要特长生,这有效解决了球员的出路问题,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这里都是家长、队员挑学校。”辜建明骄傲地说。 校园一直是成都足协建立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机制的重点之一。通过在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中推广足球进课堂、校园班级联赛、校代表队建设等活动,带动校园足球活动的蓬勃开展。目前,成都市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学生数达到15万人,占学生总数的11%。在更广的层面上,目前成都已初步构建了由少儿至老年11个年龄段共18项36个组(级)别的城市足球竞赛体系,2015年的比赛场次达到12459场,社会和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打造品牌赛事依托城市发展为何要花这么大力气去做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在辜建明看来,这是整个城市足球金字塔的“塔基”,地方足协就应做地方足球的推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草根足球,包括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以及青少年精英足球。在整个城市足球的金字塔中,赛事是重要的发展依托。除了成都本地的比赛,更大范围、更高规格的各类专业、业余赛事也在酝酿、成长。成都足协着力打造的专业品牌赛事“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今年进入第三届。除了比赛本身外,赛事组委会特意邀请了克罗地亚、日本等参赛国足协技术负责人及欧洲相关俱乐部青训专家参加论坛,请他们介绍各国人才培养机制、青少年精英足球培训工作、足协技术部门组织构架、教练员培养、青训理念等,为基层教练、教师开拓眼界。2015年3月,由成都、武汉、大连、青岛和深圳5个城市共同发起的城市足球发展理事会在成都成立。今年4月,华人文化控股集团与城市足球发展理事会在京宣布,双方将共同组建股份制公司,用专业体系和市场方式来推动中国业余足球的发展。城市足球理事会旗下的城市足球联赛和城市足球冠军杯赛两大品牌赛事也将在2016年“扩军”。“足球服务于城市”,这是辜建明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的一个观点。他说:“足球有极强的社会功能、市场功能。足球能帮助人们宣泄情绪、培养拼搏意识、团队意识,足球对旅游、餐饮、交通等产业带动作用是很大的,广州恒大、北京国安给城市市民带来的精神、生活上的享受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执笔记者李华梁,参与记者:许基仁、肖来胜、崔峰、王集旻、刘阳、岳东兴、王浩明、朱翃、郑昕)(完)